2 月 26 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宋清华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Disorder-assisted real–momentum topological photonic crystal(无序辅助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的研究论文【12】★★★◆。
2 月 26 日■◆,深圳湾实验室张浩岳研究员、黄恺研究员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赵韩、舒立荣及秦诗一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Extensive mutual influences of SMC complexes shape 3D genome folding(SMC 复合物之间广泛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三维基因组折叠)的研究论文【14】■★■★■。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2 月 26 日,上海交通大学毛亚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孙强研究员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a macaque genome(猕猴基因组完整序列的综合分析)的研究论文【3】★■★◆◆★。
2025 年 2 月 26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线 篇来自华人学者(包括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论文)◆■★■◆■。
2 月 26 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孙庆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何林教授及博士后任雅宁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毛岳、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任慧莹和周啸峰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Orbital hybridization in graphene-based artificial atoms(石墨烯基人造原子中的轨道杂化)的研究论文【11】。